购物车 (0)  
亲,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
去购物车结算
其他帐号登录: 注册 登录
产品详情
道德经白话全译
收藏
|
道德经白话全译
编号: 7634
价格:
17.80
市场价: 18.8
购买数量:
产品详情
产品评论(0)
作  者:文史哲
定  价:18.8
出 版 社:立信会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页  数:406
装  帧:平装
ISBN:9787542935083

目录
上篇道经


第一


众妙之门


第二章


功成弗居


第三章


不见可欲


第四章


和光同尘


第五章


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


第七章


天长地久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名遂身退


第十章


......

内容简介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    《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精彩内容


   第一章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能够用言语解说的道理,就称不上是恒常的大道。能够用文字表白的概念,就称不上是恒常的概念。不能用言语述说的初始状态。是混沌宇宙的本源。已经用言语表明了的概念,是孕育万事万物的母体。所以,常保持虚无的状态,是意图看清世界的本质;常保持实有的状态,是意图明见事物的表象。虚无和实有,这两种事物来源相同而名称不同。它们都称得上是玄秘的现象。玄秘之中的至高至上者,便是产生宇宙问一切奥妙的门户。
   王弼: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
   河上公:无名者,谓道。道无形,故不可名也。始者,道本也。吐气布化,出于虚无,为天地本始也。有名,谓天地。天地有形位,阴阳有柔刚,是有其名也,万物母者,天地合气生万物,长大成熟,如母之养子。
   朱元璋:道可道,指此可道言者,盖谓过人之大道。道既成,名永矣。
   即非常之名,可行焉,可习焉。
   本章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地提出了“道”的概念。老子通过对宇宙和人生深刻观察与深入领悟,指明“道”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只是为
......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23:00
 联系方式
微信:13138640099
电邮:43093713@qq.com
电话:1313864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