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四书五经”是儒家的重要经典。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建元五年置
五经博士,始有“五经”之称。具体即指《易》、《尚书》、《诗》、《礼》、《春秋》五部书。“四书”之名,则始于宋代的“二程”。南宋理学家朱熹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分章断句,加以注释,配以《孟子》,合称《四书章句集注》,从此,“四书”便通行于天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问相与谈论。因此,《论语》又是若干片断和篇章的集合体。这些篇章的排列顺序没有什么道理,而且绝非出自一个人的手笔。通行的说法是,《论语》一书有孔子弟子的笔墨,也有孔子再传弟子的笔墨,*后由曾参的学生所编定。所以说,《论语》的着笔当开始于春秋末年,而编辑成书则在战国初年。《论语》的核心思想是“忠恕”和“仁”。“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就是“爱人”。
《大学》分“经文”一章,传文十章。“经文章”是孔子的言论,由曾参口述;十章“传文”,则是曾参的见解,而由他的学生记录而成。曾参又称曾子(前505-前436),字子舆,春秋战国之际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孔子小四十六岁。曾子的思想,主要是“仁”和“孝”,而尤以“孝”影响*大程度。“曾参之孝道,感天地,动鬼神。”(唐·皮日休语)曾子也因此获得后世“宗圣”的称号。《大学》是儒家阐述治国平天下的一篇政论文。它的主要思想是“修己以安百姓”;它的主要内容,就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