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0)  
亲,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
去购物车结算
其他账号登录: 注册 登录
产品详情
正版包邮 列子臆说(上,中,下)南怀瑾 东方出版社 平装
收藏
|
正版包邮 列子臆说(上,中,下)南怀瑾 东方出版社 平装
编号: 8830
价格:
79.00
市场价: 99.0
购买数量:
产品详情
产品评论(0)

作   者:南怀瑾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1

ISBN:21058649

版 次:1

页 数:全三册

印刷时间:2010-12-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编辑推荐


《列子臆说(上)》由南怀瑾先生编著。


《列子》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与老庄并列。它高深莫测,易读而难懂,以故事、神话的形态,阐释道家的学术及观念。南怀瑾先生讲述列子,深入浅出、生动自在,带领读者进入广阔的视野,深入难测的奇妙境界,并打破了意识的种种局限。


列子,这个御风而行的人,要我们从一切自设的框架中突围,成就天地间的自在逍遥……


《列子》先把哲学的大原则讲了,下面引用许多故事,每个故事所包括的意义都是既深且远,要自己慢慢以人生的经验,以精密的思想去体会。



内容推荐


《列子》是道家的重要典籍,今存《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旨意大致同于《老子》、《庄子》,相传是战国时期列御寇所著。该书载有战国以后史事,遣词用句多为秦汉以后用法,且又多与汉晋佛经相参合,因此,后人推断《列子》原书已佚,今本《列子》出自魏晋人之手,既发展了老庄哲学思想,又融会了其他学派的观点。该书包括一百余则瑰丽奇幻的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夸父追日”,等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看似易读,实则难懂,因为其中不仅贯穿了“御风而行”、洒脱不羁的列子的奇特思想,而且涉及杨朱等人的人生哲理。


与以往对《列子》的注解不同,南怀瑾先生不再纠缠于考辨列子其人、《列子》的成书年代以及文字训诂等,而是偏重于解说《列子》所引用的故事。他更别出心裁地采用倒序的方式,由《说符》篇讲起,对《列子》的故事进行发挥,涉猎广阔,见解精深,阐发了他对道家学术及观念的认识,反映了他对生死、时势、缘遇、名利、富贵、公私等问题的理解,涵盖了他的人生观、宇宙观、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体现了他对东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心。



目录


出版说明


上册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第十一讲


第十二讲


第十三讲


第十四讲


第十五讲


第十六讲


第十七讲


第十八讲


第十九讲


第二十讲


第二十一讲


第二十二讲


第二十三讲


第二十四讲


第二十五讲


中册


下册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上册


第二讲


器识神通先知


因此他的结论说:“是故圣人见出以知人”,这个圣人是代号,指有智慧、有道德、有高度修养的人。“见”就是眼光,儒家的文化是用“器识”表达,一个知识分子有见解,有远大的眼光,就是有器识。所以古人说“先器识,后文艺”,有器识,然后才养成雄伟的气魄。不过,这一句有人也倒过来用。现在我们讲到“见”,有先见之明的人,看到某人的行为及言语,就可以判断他的结果了。由“出”已经知道“入”是什么了,“出”、“人”两个是相对的,就是一进一出。所以有远见的人,由一个动因就晓得后果了。


青年人常问,未来的时代,将来的变化会怎么样?你要懂历史的演变,知道过去就知道未来,所以“观往以知来”,完全是智慧的成就,神通是智慧的成就。“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先知就是神通,原理就是这样。好了,现在我们知道另外一件事情了,佛家把预知的能力翻译为神通,刚才讲到《圣经》,基督教不能用神通,只好用“先知”。“先知的预言”,这个“先知”的名词是哪里来的呢?是从《列子》里头抄出来的,“先知”的出典就在这里。


爱和被爱


“度在身,稽在人。人爱我,我必爱之;人恶我,我必恶之。汤武爱天下,故王;桀纣恶天下,故亡。此所稽也。稽度皆明而不道也,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以是求利,不亦难乎!”


“度在身,稽在人”,什么叫做度?中国有三个字,度、量、衡,过去政府有度量衡局。度就是尺码,譬如一英尺,一公尺,这个是度。一斗啊,一升啊,这个是量。衡就是秤,天平,一斤啊,一两啊,那个是衡。我们中国文化几千年,度量衡每一代都不统一。汉唐的制度,一直到明清都有问题,而且各地方的制度不同。譬如我们现在去买菜,还要问是台斤还是公斤,对不对?台湾几百年来习惯用的是台斤,它的秤同公斤不同。我们现在是根据西方文化,所谓的公斤、公尺,从英国人开始,大家照这个尺码,公认统一使用。这个度讲尺度,一个人有多高?多重?就是“度在身”。


“稽在人”,稽就是稽核,考察你,研究一下你究竟有多高。六尺啊,六尺半,这是别人的看法。你的高矮胖瘦长短,是别人看到比较来的。所以比较人的高度在于别人,这是讲一个人的形体。同样一个哲学的原理,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讲话做事,都看在别人眼里。所以我们有时候想想也蛮痛苦的,人活着很多事情不是为自己做,是做给人家看的。在家中要做到家人喜欢,在社会做到大家叫好。像穿一件衣服,本来是爱怎么穿就怎么穿,可是事实上穿衣服就是给人家看的,所以买衣服时在镜子前比来比去,研究心理,不是自己觉得好就对了,还要别人看到好才对,因为“度在身,稽在人”。人到了高位的时候,在公司里升个科长,薪水加一点,旁边的同事都冷眼在看你,即使当一个董事长,也是一样。


我们看历史上一个经验。南宋的时候,贾似道上来当宰相,朋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劝君高举擎天手,多少旁人冷眼看。”你好好地干,尤其是当了宰相,一只手要把天撑住不倒下来,别人歪起眼睛坐在那里,专门在批评,在看你。地位越高,所有箭头都会针对你而来的。所以人生要想过得舒服,要不出名,谁也不认识你,才是天下最幸福的人。有一点知名度,大家都了解你、认识你,那是最痛苦的人。因为他变成所有箭头的目标,有一点缺点,万人都看到,就完了。他如果不出名,也没有地位,他可以在地上打滚、睡大觉,谁也不看他啊!这是道家的思想,所以告诉我们“度在身,稽在人”。


“人爱我,我必爱之”,这是当然的道理,相反的,《列子》又说,你要大家对你好,你问自己对别人怎么样?你对别人都是冷眼相看,要别人热眼看你,也做不到。所以“人恶我,我必恶之”,这是当然的因果关系。


说了这个原理,下面说一个中国政治哲学的大原则,“汤武爱天下,故王”,商汤、周武王,他们爱天下,所以称王天下。我们晓得爱天下是爱得很大,拿现在工商业的观念来看,汤武是做大生意的,投资下去,赚了一个天下国家,后代称王几百年,因为他们爱的是天下。不像我们爱的就是十块、二十块,在那里拼命争,加薪加了五百,爱的就是这一点点,他的价值永远就是五百块。人家汤武爱的是天下,你五百美金、五千万美金,他们也不看在眼里,所以“汤武爱天下,故王”。


夏桀、殷纣,这两个古代暴虐的王,因“恶天下,故亡”。我们大家没有当过皇帝,也没有发过财,躺在那里想象,假定发了财,天天吃麻婆豆腐一定很痛快。那个吃惯了麻婆豆腐的人,说那算什么!有钱的人,做大生意的人,听到总经理报告今天又赚了一千万时,只淡淡地说,哦!知道了,等于我们口袋里多了十块钱,念头都没有动过,不在乎了。而且越搞久了,对于这种东西觉得讨厌得很,很烦,必须要另外找别的刺激。


不过,没有到那个地位的人,总是梦想那个地位了不起。我们在座的青年心里一定想,将来发了财当上董事长,一定要买部最好的私家车,开到这里来上课。私家汽车坐惯的人反而讨厌它,停车又找不到位置,到处都是麻烦,干脆走路好,这就是人类的心理。所以你懂了这个心理,自己真经过富贵,什么都享受过了,然后才能把这本《列子》真读懂。所以古人用字非常有道理,“汤武爱天下,故王”,不是爱天下老百姓哦!他们的欲望就是爱这个天下。每个人欲望不同,有些读书人,你叫他爱天下,他没有这个气魄;问他要不要写一篇文章,明天电视台给播出来,他立刻说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去写,他爱的是这个虚名。


桀、纣是亡国的皇帝,因“恶天下,故亡”。的确你读懂了历史,看到有许多皇帝,像明朝的几个皇帝,生来就当皇帝,他们对于国家大事,看公文啊,烦透了,你们去办好了,你们去批好了,他们看都懒得看,结果当然完了,这个道理是“此所稽也”。上面讲到“度在身,稽在人”,稽就是一个成果的考核,是别人客观的考核。所以我们写历史、读历史是客观地读,历史上的那个主角是主观的,那个是“度在身”,我们现在来研究历史,来了解古人,了解未来,这个是稽核,“此所稽也”。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23:00
 联系方式
微信:13138640099
电邮:43093713@qq.com
电话:1313864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