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礼》等,实际是中华民族自上古传下来的经典,不是儒家一家的,但孔子**个认识到它们是中华文化的根源和血脉,所以对它们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并以它们为教材传授给弟子。
精彩内容
夏、商、周三代,教育发达,学制逐渐完备,从王宫、国都到民间里巷,都设有学校。小孩到了八岁,上自王公下到百姓的子弟,都要人小学,小学所教的是洒扫应对进退的规矩和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知识。等他们到了十五岁,上自天子的嫡长子和其他皇子,下至公卿、大夫、士人的嫡子和普通百姓中才华卓越的孩子,都要人大学。大学所教的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这就是由于教育内容的不同,把学校区分为大学和小学的情况。
学校的设立是如此广泛;教育的办法,无论是顺序、内容又如此详备,而教育的根本之点是基于人君在生活实践中的心得体会,不是从民生日用常道之外求得的。因此,世上的人都可以学习;学习之后,都会了解自己本性中固有的仁义礼智的善性,了解自己怎样做才对,于是低着头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这就是古代盛世所以在上者能够治理好国家,百姓的风俗纯美,后世无法赶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