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文史知识文库典藏本:*国诗体流变》主要内容包括:国风、楚歌与楚辞、五言诗、七言诗、近体诗、古体诗、词、曲、馀话等。
精彩内容
离开了乐谱,我们只能把乐府看作诗歌的一个类别。从体制上讲,乐府的主要特征是杂言,然而也有不少是齐言或大体齐言的。后来的人把五七言诗称作歌行,就从乐府诗里分立了出来。乐府作为一种诗体来说,其中包括了五七言的作品;从五言或七言的诗体说,其中也包括了乐府诗。二者交错重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五言诗与乐府的关系,已如前述。七言诗的问题,留待下章再谈。
第二是由乐府诗创立了一种“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诗风,也就是一种面向现实、贴近生活的精神。现代人称之为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这种方法是和作家的创作态度相联系的。乐府诗盛行之后,出现了很多文人拟作的乐府诗。如曹操的《薤露》、《蒿里行》、《苦寒行》,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王粲的《七哀》、《从军行>,曹植的《野田黄雀行》、《泰山梁甫行》等。他们拟作的乐府诗,当时未必人乐歌唱。虽然采用了乐府古题,却不一定依照乐府古辞的曲调,因此就产生了乐府新辞,往往称作代某某行或当某某行,“代”和“当”就表示代替原来古辞的意思。这种新辞和古辞往往字数、句式都不相同,题目和歌辞之间也没有什么关系。如曹操的《薤露》、《蒿里行》与相和歌古辞完全不同,咏的是汉末时事,诗体也改成整齐的五言句了。又如唐代诗人李白也写了一首《战城南》,虽然是杂言歌行,但与前面所引的汉铙歌曲辞的字数、句式都不相同,只是主题还有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