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一本书读懂秦汉》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秦汉历史大势”,按时间顺序,全景式地展示了秦、汉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下编“秦汉历史专题”。从不同的方面。全面透视了中华文明奠定时期经济的繁荣、制度的完善、文化的进步。书中共设以下栏目:
篇章概述:介绍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概况;
历史故事:用故事的形式讲述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细节或人物.注重可读性和趣味性;
大事年表:以编年的方式,简要展示历史发展线索,从中可以找到历史故事所处的地位;
知识链接:以名词形式阐释与历史故事相关的事件;
常识介绍:介绍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如典章制度、人物史实等;
图片传真:选择历史图片,展示讲述内容的相关场景等。
精彩内容
上编:秦汉历史大势
“六王毕,四海一”
据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是同夏、商、周等族同样古老的原始氏族,它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传说中五帝之一的颛顼。但秦人真正立国,取得同齐、鲁、晋、燕、宋、楚等诸侯国同等的地位,是秦襄公时期,其契机是西周亡于犬戎和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经缪(同穆)公、献公等秦王的不懈奋斗,到秦孝公时期,秦国已成为和齐、楚、燕、赵、韩、魏并列的战国七雄之一。但此时齐、燕、韩、赵、魏、楚等国相继变法,变得比以往更加强大。只有秦国似乎无动于衷,依然在关中一隅蹒跚而行。秦孝公即位后,决心继承其先祖开拓创业之雄风,继位伊始,即发布招贤令,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全权主持变法。从公元前356年到公元前350年,商鞅陆续颁布了包括奖励耕战、论功授爵、迁都咸阳、设立郡县、统一度量衡等措施在内的法令。使原来较为落后的秦国速后来居上,成为七国中*强大的国家。孝公十九年(前343),天子致伯(同霸);二十年,诸侯毕贺。
自秦孝公始,历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共六世(孝文王在位仅三天),他们纵横搏击,左右征战,为赢政*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247年五月,13岁的赢政在群臣山呼万岁的一片颂声中,登上了咸阳宫中那金碧辉煌的龙座,次年改元。此时,秦国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史记·秦始皇本纪》),形成了对东方六国有利于进攻态势。赢政在丞相吕不韦的辅佐下,从赢政元年至九年,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