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0)  
亲,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
去购物车结算
其他账号登录: 注册 登录
产品详情
正版包邮 鬼谷子新解全译本 鬼谷子全书 本经阴符七术 全译全解鬼谷子 谋略学第一奇书
收藏
|
正版包邮 鬼谷子新解全译本 鬼谷子全书 本经阴符七术 全译全解鬼谷子 谋略学第一奇书
编号: 8231
价格:
25.00
市场价: 32.8
购买数量:
产品详情
产品评论(0)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第1版 (2016年1月1日)

精装: 336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13909624

条形码: 9787513909624

商品尺寸: 21.6 x 15.4 x 2 cm

商品重量: 481 g

编辑推荐

★鬼谷子的著述被称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它的哲学是一种讲求行动的实践哲学,其方法论是顺应时势,知权善变;

★鬼谷子一手培养出庞涓、孙膑、苏秦、张仪四大高徒,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

★依据历史权威注本,尊重原著,辅之以注解和译文,采用通俗化语言,条分缕析,一扫晦涩难懂之流弊,强化可读性,实现轻松无障碍阅读;

★全书中充实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案例故事,取材范围涵盖政治、经济、军事、谚语故事,以及企业管理、日常生活等,便于读者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鬼谷子智慧接地气,增强实用性。

★装帧精美而高端大气,又是无障碍阅读版本,内文通俗易懂,是公认为很不错的版本,可谓“经典中的经典”。

名人推荐

鬼谷渺渺,每环奥义。……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

——南朝梁《文心雕龙》作者 刘勰

(鬼谷子)其人有几家学问通天彻地,人不能及。

——明代文学家 冯梦龙

(《鬼谷子》)其文之奇变诡伟,要非后世所能为也。

——清朝《四库全书》总编撰 纪晓岚

儒家不兼纵横,则不能取富贵。

——清末民初国学大师 章太炎

作者简介

鬼谷子(公元前400—公元前320年),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人称“王禅老祖”。春秋战国时期兵家、道家、纵横家、阴阳家、命理家、教育家、哲学家的集大成者,被誉为千古奇人。一说为春秋战国时期卫国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一说为战国时期魏国邺(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人。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

目录

第一篇 捭阖术

捭阖是万物运行规律的一种体现,应始终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度量对方的智谋,测量对方的能力,再比较技巧方面的长处和短处。

第一章 阴阳刚柔之道 / 1

第二章 度权量能,任人为贤 / 5

第三章 周详而隐秘的捭阖之术 / 8

第四章 “道”在于如何说 / 14

第五章 懂得示弱,以小忍换大谋 / 18

第二篇 反应术

古代善于从反面听别人言论的人,可以改变鬼神,从而刺探到实情。他们随机应变很得当,对对手的控制也很到位。如果控制不到位,得到的情况就不清晰,得到的情况不清晰,心里的底数就不全面。

第一章 观今鉴古,上下求索 / 23

第二章 因其言,听其辞 / 28

第三章 欲擒故纵,欲取反与 / 34

第四章 自知而后知人 / 39

第三篇 内揵术

所谓“内”就是采纳意见;所谓“揵”就是进献计策。想要说服他人,务必要先暗暗地揣测;度量、策划事情,务必要遵循顺畅的途径。暗中分析是可是否,透彻辨明所得所失。

第一章 遵循顺畅的途径 / 43

第二章 切摩形势,从便利处入手 / 47

第三章 坚持已见与随机应变 / 50

第四章 圣人谋事,预则立 / 55

第四篇 抵巇术

“巇”是容器的裂痕,裂痕会由小变大。在裂痕刚刚出现时,可以通过“抵”使其闭塞,可以通过“抵”,使其停止,可以通过“抵”使其变小,可以通过“抵”使其消失,找准问题的关键,借势而为,趁虚而入。

第一章 万物离合之道 / 60

第二章 知微见著的洞察力 / 67

第三章 穷则思变 / 71

第四章 找准弱点,乘“隙”而入 / 76

第五篇 飞钳术

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然后权衡这些关系,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就要进行研究,进行探索,使之为我所用。借用引诱对手说话的言辞,行动的手段,然后钳住对手。钩钳之语是一种游说辞令,其特点是忽同忽异。

第一章 笼络人心招贤才 / 80

第二章 钩其所好,以钳求之 / 85

第三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90

第四章 以虚求实,空往而实来 / 95

第六篇 忤合术

凡是计谋不可能同时忠于两个对立的君主,必然违背某一方的意愿。合乎这一方的意愿,就要违背另一方的意愿;违背另一方的意愿,才可能合乎这一方的意愿。这就是“忤合”之术。

第一章 趋合与倍反 / 99

第二章 先计定,后行术 / 104

第三章 御世之能 / 109

第七篇 揣情术

所谓揣情,就是必须在对方最高兴的时候,去加大他们的欲望,他们既然有欲望,就无法按捺住实情;又必须在对方最恐惧的时候,去加重他们的恐惧,他们既然有害怕的心理,就不能隐瞒住实情,心理、欲望必然要随着事态的发展变化而流露出来。

第一章 何谓揣情 / 113

第二章 探测揣情 / 117

第三章 避所短,从所长 / 121

第四章 选择进谏的时机 / 125

第八篇 摩意术

“摩意”是一种与“揣情”相类似的方法。在“揣情”的过程中需要掌握“揣”的规律。而这些规律都是隐而不现的,这就要适当地去“摩”,要将内心的感情表现于外,就必然要做出一些行动,这就是“摩意”的作用。

第一章 揣情,摩意 / 128

第二章 谋之于阴,成之于阳 / 131

第三章 圣人独用 / 135

第四章 通晓“揣摩”的玄机 / 138

第九篇 权术

凡是经过修饰的言辞,都是为了蒙蔽对方; 凡要进行应酬以及答对,必须掌握伶俐的外交辞令; 凡是伶俐的外交辞令,都是不实在的言论; 凡是难于启齿的话,都是反面的议论。

第一章 饰言,利辞 / 142

第二章 三者呼应,利道而动 / 146

第三章 言有讳忌 / 149

第四章 从其所长,避其所短 / 153

第五章 辞令的五种情态 / 156

第六章 量权 / 160

第十篇 谋术

筹划计谋的人都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先是要弄清事情的原由,通过研究事情的原委,来确定“三仪”,三者互相渗透,就可以从中悟出出奇制胜的办法,而奇计是所向无敌的,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第一章 三仪 / 164

第二章 三才 / 168

第三章 计谋之用 / 172

第四章 圣人之道,在隐与匿 / 176

第十一篇 决术

行阳道则努力守常如一,行阴道则努力掌握事物对立的两面。要在平时和关键时刻巧妙地运用并谨慎行事,如果可以就做出决断。所以说,解决事情,确定疑难,是万事的关键。

第一章 成败在于决断 / 181

第二章 微而施之 / 185

第十二篇 符言

鬼谷子认为,养志是由于欲望不能都得以实现,需要养志以通达。要求为人君者必须做到:安徐正静的境界;高瞻远瞩,耳聪目明;善于听取各种言辞;赏罚必正;善于统领百官,遵循为政之理;思维周密,洞察隐微。

第一章 主位 / 188

第二章 主明 / 192

第三章 主听 / 195

第四章 主赏 / 198

第五章 主问 / 201

第六章 主因 / 204

第七章 主周 / 207

第八章 主恭 / 210

第九章 主名 / 213

第十三篇 本经阴符七篇

要使精神旺盛充沛,必须效法五龙;培养心志要效法灵龟;要使思想充实,必须效法腾蛇;发挥威力,要效法伏在地上准备出击的熊;散发威势,要效法鸷鸟。

第一章 盛神法五龙 / 216

第二章 养志法灵龟 / 221

第三章 实意法螣蛇 / 226

第四章 分威法伏熊 / 230

第五章 散势法鸷鸟 / 234

第六章 转圆法猛兽 / 238

第七章 损兑法灵蓍 / 243

文摘

纵观从古至今的历史,可以知道:圣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是要成为众人的先导。通过观察阴阳两类现象的变化来对事物作出判断,并进一步了解事物生存和死亡的途径,计算和预测事物的发展过程,通晓人们思想变化的规律,揭示事物变化的征兆,从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所在。所以,圣人在世界上的作用始终如一。事物的变化虽然无穷无尽,但是各自都有自己的归宿,是有章可循的:或者属阴,或者归阳;或者柔弱,或者刚强;或者开放,或者封闭;或者松弛,或者紧张。

鬼谷锦囊

刚柔之术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武器。刚,是说一个人刚直不阿、坚守自我立场、把持自我原则,即为“方”,但一味的刚,则难免变成脆,脆,则易断,所以不足取;柔,就是要在不失大原则的前提下,在细枝末节和一些技巧上适时、适度地让步、弯曲,以达到双方满意、不失和气的双赢状态,即为“圆”,但一味的柔,则难免变成软,软则弱,易受人欺,所以亦不足取。

在生活中不管是交朋友、谈感情还是谈生意、求合作,都应刚柔并济、外圆内方,这样才能顺利而快捷地达成目标、走向成功。

延伸阅读

“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其意是说世间万事万物,都有阴阳、柔刚、开闭、张弛之道,如果能够灵活掌握、运用自如,便可以在人生的各个领域中轻松自如、有所成就。

捭阖之术即为阴阳之术,意思是行事时要或开或合,或阴或阳,灵活处之,多方探寻,必要时以假象迷惑对方,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唐高祖李渊就是一个深谙阴阳之道的权谋家。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荒淫无道,致使众叛亲离、国运岌岌可危。蓄谋已久的太原留守李渊趁机起兵。可是当时群雄割据,各路兵马纷纷抢夺天下,李渊并不具备一统天下的实力。其中,瓦岗军是隋末最为强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李密在杀死翟让以后,建立了自己在瓦岗军中的领袖地位,此时的李密得意忘形,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已被各路英雄推为盟主,自然也包括李渊。李密写信给李渊,希望和李渊齐心同力,共同取得天下。读完李密的密信,李渊给李密回复了一封措辞极为谦逊的回信。信中,李渊对讨伐、诛杀昏君、取而代之之言,表示不敢从命,而且申明自己“志在尊隋”,这番虚伪之言掩饰了李渊夺取天下的野心。李渊还极力褒奖李密,说“天生万民,必有其主。当今能为民之主者,非君莫属”,并且说自己已年过五旬,别无奢望,自己非常乐意拥戴李密,希望李密早登大宝,以安天下。只要李密能让自己复封于唐,就心满意足了。

李密接到李渊的回信,果然大喜过望。但是实际上,李渊如此做法是想利用瓦岗军的强大力量牵制住东都洛阳的隋军,以便让自己可以顺利进军长安。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9月,瓦岗军与盘踞洛阳的王世充作战失利,只好到河阳(今河南孟县)去找瓦岗军将领王伯当。李密企图南阻河,北守太行,东连黎阳,卷土重来。但这种企图东山再起的主张,遭到部下诸将的反对。李密在无可奈何之下,不得不前往长安,投靠李渊。

李密带领两万人入关的时候,李渊派人迎接,冠盖相望,异常隆重。李密非常高兴,洋洋得意地进了长安城。李渊对李密非常尊重,并将其表妹嫁与李密。但其他人就没有这份待遇了,李密一到长安,他的部下经常好几顿都没有饭吃,大家怨声载道。李渊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蓄意制造事端,让李密众叛亲离。

这时,李密已经相当于自投罗网,当然只能任李渊摆布了。

正是因为李渊善用阴阳之术,才取得了一石二鸟的成就:既利用瓦岗军牵制了隋军,让自己的军队顺利进军长安,又控制和瓦解了瓦岗军。

一个团队中优秀的将帅,不仅能够善用阴阳,而且还能够刚柔并济甚至以柔克刚。单纯的柔和、软弱,会使自己的力量被削减,以至失败;而一味的刚烈、刚强又只会导致刚愎自用,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汉代的张良给高祖刘邦筹划过许多关系大业成败的重要谋略,其中刚柔并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例子颇多。

当秦军主力与项羽会战时,刘邦决定由南阳入武关攻秦,张良反对硬拼,认为秦军将领是屠户商家出身,商人都重利,张良便劝刘邦以重金招降秦将贾竖,而当贾竖同意投降时,张良又恐士卒不从,乘敌懈怠之机,一举破之,结果直下咸阳,擒获秦王子婴。后来楚汉相争,汉弱楚强,张良劝刘邦处处退让,以柔制刚,不但避开了鸿门宴的生命危险,而且取得了汉中、巴蜀之地。接着,又火烧栈道,使项羽疏于防范、屡屡上当。刘邦转弱为强,终于以布衣取得天下。

张良的高明谋略,据说来自黄石老人所授的三略。三略并不是一味只讲以弱制强,而是强调刚柔强弱都要得当,做到“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所以,不柔不刚,刚柔并济才是最理想的性格特点,才是运用刚柔的最佳状态。

鬼谷子的阴阳之理、刚柔之术、张弛之道对我们的现实人生颇具指导意义。

阴阳协调、风雨调顺、万物各得其所、万事各得其宜是一种顺其自然、合乎自然规律的理想状态。阴阳互补、协调运行,人才能健康,社会才能稳定,大自然才能和谐,做事才能顺利,做人才能安乐。

天人和谐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如何才能体现出人在天地间的固有价值呢?如何才能求得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相处与和谐发展呢?这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思考的人生问题。阴阳之道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不但要利用、改造自然,更重要的是适应、协调自然,从而达到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目的。这是阴阳之道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意义所在。

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无论做任何事,都要张弛有度。一个懂生活、会生活的人,能够兼顾严肃和活泼,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休息的时候休息,潇洒自如。一味的张,就会让自己绷得过紧,往往会导致自己失去弹性和张力;一味的弛,往往会让自己变得松垮、懒散,失去进取心和斗志,从而停步不前。所以,凡事有度、过犹不及。成功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以免乐极生悲;失败的时候不要灰心绝望、萎靡不振,只要坚持就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人生之中,任何事情都要保持一个平衡,包括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23:00
 联系方式
微信:13138640099
电邮:43093713@qq.com
电话:1313864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