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是享誉 外的文化大师、国学大家,出身于温州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 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自青年时代立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志向后,南怀瑾先生讲学六十余年不辍。他以“经史合参”的方法,讲授儒、释、道等传统文化典籍,讲解不受教派、门户的限制,打通各家学说,纵横古今中外,深入浅出,生动幽默,又每每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接轨,让人受益匪浅,深受海内外各界各层次读者的喜爱。
内容提要:
《金刚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问世之后,即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南怀瑾先生讲《金刚经》,梁代昭明太子的分法,将《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品,逐品讲解,每品自赋偈颂一首作总结。先生以其一贯经史合参的讲法,对经文进行了深入骨髓的剖析,即便于艰深疑难之处,听来也妙趣横生又浅显易明, 点明经文要旨:佛所谓度众生,其实是传授智慧,而众生自性自度,只要平实地去做人,个个都是佛——本来平常,一切现成。在讲解过程中,先生又常以禅宗的方式,随说随破,每每告诫大家,佛的说法都是对机说法,偶尔成文,过后一切不留。“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不能着于法,须得经义在你心中才行。
......
目录:
宗教的大智慧○实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眷属般若○无坚不摧○鸠摩罗什和武则天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佛这样说○那个时候○舍卫国的讲堂○千二百五十人○世间与大千世界○吃饭穿衣○乞士生活威仪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善现须菩提○如来菩萨○六祖和《金刚经》○善护念○寻愁觅恨○金刚眼和发心○无 无主宰○此心如何住○止住的持名念佛○百千三昧的定境○三步曲○如何住和无所住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一切众生○谭子《化书》○有色无色的众生○有想无想的众生○洪福清福○罗汉的涅槃○佛的涅槃○四相和我的观念○三轮体空布施○快乐痛苦皆无住○转化十二类生○说三十二品偈颂( 品偈颂第二品偈颂第三品偈颂)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等和次等○无所住○不住色○不住声香味○内触妙乐的菩萨○雁过长空○功德和福德○东方佛西方佛○阿育王的沙子○周利槃陀伽的扫帚(第四品偈颂)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非相和空○法报化体相用○莲花生○身相的执着(第五品偈颂)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文喜和文殊○烧佛像的和尚○五百年后○善行功德智慧○净信和无所住○真非真○何处是岸(第六品偈颂)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得什么说什么○程度的差别○入世出世平等○圣贤之别(第七品偈颂)
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一切佛与《金刚经》○佛法非佛法(第八品偈颂)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见思惑○谁不瞋谁不痴慢疑○话说再来人○不来行吗○三界的天人○解结去惑○初果的罗汉○迦叶起舞毕陵慢心○二果三果作什么○罗汉的前途○世上的 名(第九品偈颂)○小偷与越狱的人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心空及第归○庄严佛土在哪里○打火机○因师而瞎的眼(第十品偈颂)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不可数的福○受持四句偈○资粮(第十一品偈颂)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放《金刚经》的地方○《金刚经》放在何处(第十二品偈颂)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再说大智慧○黄山谷与晦堂○黄山谷与黄龙死心悟新○微尘外色尘内色尘○你我的三十二相○夹山大师○夹山见船子○大的功德(第十三品偈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