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研究古人思想,品读古人书籍,不能只看古人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看古人为什么这么说,他们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针对什么样的情况而说的。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古人内在的思想逻辑,把握古人思想的实质。否则,只会存有争执不清的无谓争论,或是对古人思想做歪曲的理解,或是拘执于古人思想中的只言片语。《唯法为大》为你解读韩非子的思想经典。
韩非思想的独到之处不仅超越古人,雄视当代,也胜过后人,品读《韩非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具有独特的理性智慧与现实情怀的思想家,浮现于历史的长河之上。他的许多见解如同一颗被湮埋于纷繁世界的明珠,当时光之流冲刷掉岁月的斑驳之后,依旧闪耀着智慧的光辉。《唯法为大》和你一起解读《韩非子》。本书由焦秀萍著。
精彩内容 韩国的君主是个没有主见、缺乏魄力、只知享乐的人,而当政大臣也深知君主这一特点,结党营私、徇私舞弊、阿谀奉承,所以当时韩国上下一片混乱。韩非处于这样一个乱臣贼子横行、君主无力治理的国家中,他胸怀韩国,希望韩国富强,想要找到一套有利于君主治理国家的可行方案。这套治理方案必须易操作,对建立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是推荐之要领。
可当时的韩非由于口吃的原因,不可能将自己的理论口若悬河似的向君主展现,而且他也很难见君主一面。他通过多次口头和书面向韩王进谏,均不得赏识。在《难言》篇中,韩非对这些进谏的效果进行了总结:臣韩非并不是很难言说,之所以很难言说是因为:说话顺畅比周圆滑润泽,言辞洋洋洒洒相互连缀,就会被认为华而不实;丰厚恭敬厚道,刚直坚定谨慎完备,就会被认为是笨拙而不伦不类;长篇大论旁征博引,联系类同而相比较,就会被认为是没有用;总要细致概括简要,直截了当不加修饰,就会被认为是暗昧而不明辨;激烈急促想拉亲套近,想摸清别人的内心思想,就会被认为是无中生有而不谦让;宏大广博,漫无边际,就会被认为是浮夸而不切实用;家常小事,具体详细,就会被认为是浅陋;言谈接近世俗,言辞不背逆世俗,就会被认为是贪生怕死而阿谀奉承上级;言谈远离世俗,奇异独特而轰动世间,就会被认为是荒诞不经;言辞敏捷巧妙,极富华丽辞藻,就会被认为是文辞繁多;特异地解释文章,将内容任意展延,就会被认为是鄙陋;动不动就说《诗》《书》,称颂古代,就会被认为是歌功颂德。这是韩非给韩王的上书,韩非认为战国时期人心混乱,各种学说纷纷扬扬,说什么的都有。所以他在这个时候什么都不想说了,这就难言!难言,并不是不想言,也不是不能言,而是不想加人到那些无谓的争辩中。
从《难言》中可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