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延娟芹编著的《晏子春秋品读》依据《晏子春秋》,用浅显易懂、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许多关于晏子的故事,展现了晏子不辱使命、敏锐善辩、刚正不阿、鞠躬尽瘁、廉洁节俭的贤相风采。
精彩内容 人格魅力
晏婴(前578年一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今山东莱州)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与孔子同时代,比孔子大26岁。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子继承父亲的爵位任齐国大夫,齐景公十八年(前530年)任齐相。从齐灵公到齐庄公,再到齐景公,晏子在三朝中做官长达50余年。这位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究竟是凭什么先后侍奉三位国君这么多年呢?他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君。外交场合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威。司马迁*常推崇晏婴,在《史记》中专列《管晏列传》,将晏子与管仲合为一篇传记,并且称:“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意思是说,假如晏子现在还在世,我为他赶马驾车,都觉得*常荣幸,可见司马迁对晏子的景仰之情。
记载晏子生平事迹的古籍,除了《左传》《史记》外,主要是《晏子春秋》。《晏子春秋》不是晏子自己的著作,是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人们根据晏子的事迹以及民间流传的有关晏子的传闻整理而成,本书中的故事都选自《晏子春秋》。
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为齐国操劳了一生的齐国大夫晏弱病逝。他的儿子晏婴,也就是本书的主人公晏子继承了晏弱生前大夫的爵位。
晏子为什么能够继承父亲的爵位呢?这是因为,春秋时期的齐国基本上实行的是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春秋时期等级分明,从周天子到诸侯国君再到卿大夫、士等一系列等级中,每一等级统治者的地位都由正妻所生的长子继承,其他子弟、功臣则获得一定的封地和权利,这种继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