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孔子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事迹的传世文献。其体例与《论语》相近,而篇幅则远远超过了《论语》。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孔子家语》中的思想术语往往本书以《孔子家语》的真伪公案及其思想内容为主要的研讨课题,首先梳理《孔子家语》的形成及传衍情况,其次以历史与逻辑、文献学与思想史、传世文献与考古新发现相结合,兼重义理与考据,从《孔子家语》与传世文献、新出土文献的对勘中,对《孔子家语》的自然观、道德修养论、社会政治观等思想内容进行较为系统的研讨,从而确证:《孔子家语》是一部渊源有自的儒家古籍,虽然在流传过程中或有加工润色,但其主体部分仍然没有实质性改变。它在孔子及儒学乃至整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中具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与传世的先秦汉魏文献有非同一般的密切关联,因此历来多有学者认定该书是伪书,以致于该书中的许多极有价值的材料被长期弃置不用。接着,本论文以《孔子家语》为主,对孔子的自然观、道德修养论和社会政治观等思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