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0)  
亲,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
去购物车结算
其他账号登录: 注册 登录
产品详情
正版包邮 韩非子考论 张觉
收藏
|
正版包邮 韩非子考论 张觉
编号: 8165
价格:
55.00
市场价: 68.0
购买数量:
产品详情
产品评论(0)
作  者:张觉
定  价:68
出 版 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页  数:320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3014250

目录
第一章 知人论世


第一节 韩非生平事迹考论


一、韩非事迹的资料来源


二、对韩非出生地与生年的推测


三、韩非的生活环境


四、韩非的生平事迹


五、对韩非的评价


第二节 《韩非子》产生的时代背景考察


一、了解《韩非子》产生背景之必要性


二、春秋战国时代的经济状况


三、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形势


四、春秋战国时代的道德观念


五、春秋战国时代的学术思想


六、韩非思想是时代的产物


七、韩非思想又取决于其身世


八、韩非思想的历史根源不容忽视


第二章 文本探究


第一节 《韩非子》的编集和流传考述


一、《韩非子》在战国时代的流传与编集


二、《韩非子》在秦汉时的流传


......

内容简介

张觉所著的《韩非子考论(张觉述作集)》是作者1985年以来研究《韩非子》的总结性成果之一,它不囿于当今的学科壁垒,而从我国古代典籍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与有机性特质出发,对《韩非子》进行了综合性的专题研究,其内客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历史学、语言学、文献学等各个领域。除了论述韩非的政治思想,《韩非子考论(张觉述作集)》对《韩非子>的版本流传、著作年代、文学成就、史学价值、研究概况等,都作了详尽深入的学术研讨与全面细致的系统论述。

张觉

张觉,1949年3月生于江苏省太仓县茜泾镇(今太仓市浏家港),1962年考入太仓县浏河中学,1965年考入江苏省苏州高级中学,1969年下乡务农,1977年底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考入复县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专业师从张世禄、周斌武先生攻读汉语史,1984|年底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起任教于空军政治学院,1995年转业至上海财经大学,先后建立了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点和*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08年、2011年被上海财经天学连续聘为国家四级岗教授。

精彩内容

   第四篇《爱臣》,有人认为开头几句用韵,与韩非的文章体裁不一;而且篇中“臣闻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数句,像是脱胎于《孟子》,所以也值得怀疑。
   第五篇《主道》的可疑之处:一是此篇为韵文,很像《淮南子》;二是篇中反映的思想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谈所说的“道家”“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及《汉书·艺文志》所说的“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的“君人南面之术”相同,就是文中提到的刑名参验,也与司马谈所说的“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实不中其声者谓之寂,寂言不听,奸乃不生”的见解相同。所以,有人就怀疑它是汉初道家之言,但也有人认为它是另外一派法家所作。
   第六篇《有度》,与《初见秦》一样,很多人都确认它不是韩非所作。其根据是:(一)这篇**段中说到荆、齐、燕、魏四国之亡,而韩非死的时候,这四个国家都没有灭亡。(二)《显学》篇中说:“明据先王,必定尧、舜者,非愚则诬也。”可见韩非反对称引先王,但这篇却多次称述“先王”,思想与韩非不合。(三)这篇文章有很多文句与《管子·明法篇》相同。因此,就有人推测这是秦王政廿六年以后(齐灭亡后)秦汉之间法术家的文章,而并不是韩非所作。
   第七篇《二柄》的疑点有二:一是把赏罚称为刑德,与其他各篇的用词不同;二是篇中的语句有很多与《主道》、《扬权》、《内储说》、《外储说》等相同。所以,有人就怀疑它是后人采辑其他篇章拼凑成的,并非出于韩非之手。
   ……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23:00
 联系方式
微信:13138640099
电邮:43093713@qq.com
电话:13138640099